2025年3月26日 星期三

DIACLONE DA-109 DIA-BATTLES X-1 開盒報告 PART.1 基礎玩法介紹篇

今天要來介紹的是DIACLONE系列的最新作
 DA-109 DIA-BATTLES X-1
 DA-01 DIA-BATTLES V2的正統後繼機
除了繼承了原本V2的結構與設計思想外
這次最有意思的是幾乎可以說是
納入了DIACLONE重開機後設計過的所有通用卡榫
也就是說可以跟整個DIACLONE的大多數機體後共有或互通的結構
不過這個部份之後會專篇介紹
因為這次光是要寫基礎部份的玩法介紹就快把我累死了
就讓我們看看DIA-BATTLES X-1是多麼的豐富





包裝正面



包裝背面



包裝側面



包裝側面



包裝頂面



內容物一覽



附屬2.0隊員
正面



附屬2.0隊員
背面



配色算是對應DIA-BATTLES X-1
不過面罩配綠色應該算比較特別



DIA-BATTLES X-1由三台機體合體而成
主體的BATTLE X-1由這些零件構成



長型武裝是決鬥FZ加農
鐵鎚麥格農II
是選配武裝



所有零件裝上後完成
BATTLES X-01
正面



BATTLES X-01
背面



隊員搭乘



搭乘後是這種感覺



這次DIA-BATTLES X-1把玩上最麻煩的地方大概要算是頭上這對天線
跟V2不一樣是硬質零件 而且又細又長真的很怕一不注意去折到



這次的駕駛倉也變成BOLLET CORE
所以可以獨立分離 這次基座接點比較淺
這樣比較容易拔駕駛倉 比較不會對內部發條齒輪結構造成傷害



BOLLET CORE
正面
尺寸較一般BOLLET CORE稍小一點



BOLLET CORE
背面
規格簡單沒有其它接孔 唯一的洞是螺絲孔



正面特寫
跟V2的BATTLE01比火力大大提升



背面特寫
推進器也變多了



BATTLE X-1底部
有3MM跟4MM的接孔可以外接配件或支架
本來以為是給BATTLE X-1用 後來才發現別有用處
詳細後述




升空



用了支架後可以變換各種角度



決鬥FZ加農有轉軸 一般狀態為FZ VALSTER加農
可以將收納的槍身翻出變形成長距離FZ光束砲SLUG加農



長距離FZ光束砲SLUG加農
兩個型態都是用另一型態的槍口跟槍身接續這個設計我覺得很棒



後方這個FZ加農與推進器的複合式部件真的是很讚的設計
還能像這樣拉出工具臂



不只是把工具臂拉出而已
基座還有轉軸的可動度 像是起落架的部份可以左右反轉
甚至是有夾子的設計 一整個超萬用



展開後變形成
MEVH MODE HOPPER



因為前述的可動設計
所以雙腿可以擺出許多不同的角度動作



可以在山岳地區等歧嶇不平地方以跳躍方式前進



模式三
高機動模式
長距離FZ光束砲SLUG加農往後轉功能變成機動推進器



在廣告的動畫影片中
這個型態會作出像是UFO那樣的短距離瞬移移動



正面看形成了X字樣



替換成鐵鎚麥格農II的狀態
不知道這樣能不能使用高機動模式
鐵鎚麥格農I是DIA-BATTLES V2的選配武裝



再來是BATTLES X-2
由這些零件構成



這些形成頭部



DIA-BATTLES X-1的佩劍
光是這樣無法拿在手上 還須某個零件



但可以直接拆成雙刀
第一次拆的時候超緊會很怕拆壞
多拆裝幾次後就會很好拆



組裝方式大多跟V2的BATTLE02一樣
只是多的機頭的部份要安裝



BATTLE X-2
DRONE MACHINE MODE
正面



BATTLE X-2
DRONE MACHINE MODE
背面



推進器特寫



既然名稱中有DRONE就代表是無人機
與V2不同 這次BATTLES X-2跟BATTLES X-3都是無人機
透明零件的部份設定上是AI所在部位



機翼引擎部份上下都有4MM接孔
下方可以安裝近戰武裝雙重聖劍用的掛架



就能攜帶雙重聖劍



鐵鎚麥格農II裝在機翼上方是官方推薦的配法
這樣BATTLE X-2就有射擊武器



起飛



BATTLE X-2跟X-3都沒有對應支架的接孔
這個是用3轉4零件去接到背上擴充接孔上去



SOLO MECH MODE 戰鳥



像猛禽一樣從空中急速下降攻擊敵人
翅膀往後折之後比較有鳥類翅膀的味道



跟官方的變法不同 我個人比較喜歡像這樣頭部向下折一段
頭部保持水平讓身體變成斜45度 感覺更有鳥類味道



頭部跟身體明顯不是一直線



隨時準備起飛的猛禽



網路上某些粉絲獨自的變法 把AI裝置部份轉90度



理由是下方可以打開 可以重現鳥嘴的感覺
更有鳥味



再來是BATTLE X-2
由這些零件組成



威力推進器組件
不知道為什麼底部設計了三連接孔 要裝那邊都OK



把收在腳底的後腳跟零件翻出
然後跟腳尖一起水平90度



裝上威力推進器組件後把機翼翻出
再把小腿肚的衝刺推進器打開



XROSS加農組件將到兩腿之間的連結器上
連結器要事先翻出並結合



最後把XROSS加農組件的機首部份轉到如圖的位置
把後部卡進接孔中 然後把兩側推進器跟機首兩側機翼組合




完成
BATTLE X-3
DRONE MACHINE MODE SKY MACHINE
正面



BATTLE X-3
DRONE MACHINE MODE SKY MACHINE
背面
X-3的空中飛行型態



特寫
跟X-2一樣 前端透明零件的部份是AI的設置處



可以看到上下造型一樣



變形成第二型態
腳掌部份往上轉
小腿跟膝蓋內藏的履帶翻出
威力推進器組件轉180度收起機翼
還要把機頭部份翻到機體上方去



BATTLE X-3
DRONE MACHINE MODE LAND MACHINE
正面



BATTLE X-3
DRONE MACHINE MODE LAND MACHINE
背面



側面
明明履帶感覺位置偏前方 但就是整個穩不會往後倒



設定有說會以行走中的砲擊對另外兩機進行支援射擊
加農組件砲口是正對前方
支援射擊感覺應該是兩側由推進器兼任的加農砲負責



履帶特寫
這次沒有作出輪子不能推著玩




LAND MACHINE第二型態



沒有特地交代設定兩型態間的不同
也許可以視為第二型態前方可以像推土機一樣使用



威力推進器組件一樣可以兼任三連光束加農砲
第二型態下也許可以一起發動砲擊



這下三機到齊準備進行合體



BATTLE X-2拆掉機頭後將拳頭翻出
(機頭不一定要拆 後述)



手腕內側也有上金屬色的漆
質感很好



BATTLE X-1將機底的合體卡榫翻出 並且將後方推進器轉成垂直狀態



BATTLE X-3則是拆掉加農組件
腳掌收回原本的狀態並將雙腿中間的卡榫拆開收好
兩側腰甲往下 


合體前要注意
這次DIA-BATTLES X-1上下半身合體使用TRIVERSE系統
下半身內有彈簧去卡住上半身的卡榫 
合體前要按住綠色零件讓彈簧打開比較仍容易組合 



因次建議把兩腳打開
讓手從跨下部位去夾住綠色零件以此為施力點組合



合體的先後順序可以分為BATTLES X-1與BATTLES X-2先合體
或是BATTLES X-1與BATTLES X-3先合體
前者會比較簡單 手感有會比較直接比較爽
BATTLES X-1後部推進器只要擺成水平就可以讓BATTLES X-2直接卡上來
把雙臂推到定位後再讓BATTLES X-1後部推進器擺成垂直即可
但後者比較向是合體機器人的一種信仰或鐵則
一定要從腿部先合體 再往上合體



BATTLES X-1與BATTLES X-3先合體的話
BATTLES X-1後部推進器跟BATTLES X-3的裙甲就得轉成這個角度
BATTLES X-2的合體也不是直接插進去 而是從斜上往斜下找角度插入
爽快感就稍微差一點
說明書中合體時的介紹還要人先把水平狀態的BATTLES X-1後部推進器拔掉
等合體完再垂直的插回去
這樣是最簡單的方式 但合體這件事能不差替就不差替我個人覺得這樣比較好



合體完後就剩下DIA-BATTLES的傳統
按下背上的按紐讓頭部升起



把頭部升起來前要談一下駕駛倉上緣的紅色零件
它是有可動度可以調整角度的
也就是說雖然基本規格一樣但BULLET CORE大小多少有一點不同
可以調整角度去迎合BULLET CORE尺寸選擇
要不要去遮住BULLET CORE與上緣間的空隙




這個齒輪與彈簧構成的機構真的讓人千玩不厭
從V2時代就讓人愛不釋手 這次X-1s能繼承真的是明智的決定



DIA-BATTLES X-1
正面



DIA-BATTLES X-1
背面



雖然說明書上變形教學裡膝甲是平貼著的
但我覺得這樣讓膝甲部份往外打開比較帥



合體後後腳跟延伸出去的零件原本應該是收在腳掌裡的



但如果怕往後倒 其實把它翻出來撐住也OK



腳底像是散樂葉片的造型部份上了金屬橘漆
這次機身上很多這種造型部份都是上這種顏色




特寫機翼
這次機翼真的蠻大片的



肩膀上類似引擎進氣口型態的零件也很漂亮



背部特寫
背上是目前系列慣用的外接配件接孔
後腰則有兩對看起來讓人不知道是作什麼用的卡榫



前面提到的BATTLES X-1的3MM接孔
其實是給合體後DIA-BATTLES X-1使用



沒想到這個面罩臉真的是面罩
是可以收進頭部裡面的



露出面具下帥氣的臉部造型



這次頭部也有設計集光功能
而且不管有沒有帶面罩都不影響集光功能



可動部份
手臂可平舉90度



手肘可上抬比90度再多一點



可動手是四指相連的類型



這次是二重膝關節 所以可動度不小



頭部上抬角度到這樣



頭部左右可動因為造型會卡到 大概這樣是極限



飛躍的動作



大腿有轉軸可以讓腿部角度轉動



擺出飛踢的動作也沒問題



機翼跟V2一樣可以轉動
可以垂直或是像這樣水平角度


機翼還能向下(後)折
有多段角度可以固定



這樣的翅膀背在背後也是很帥



還能像這樣往背後折起收納



衝刺推進器打開



全部通進器一次全開狀態



因為是二重膝關節加上整體腿部比例
這次可以簡單的單膝跪地


腳掌由於由三塊零件組成
官方還設計了這個變形形態



有點像踩高跟鞋的感覺
因為跟穿高跟鞋一樣重心移位感覺站得更挺



分離出來的加農組件
要將上面的機首往後拉 再把握把翻出



形成獨立形武器組件
XROSS CANNON UNIT



握把有可動度
所以可以有各種不同的拿法



像是最一般的直接平貼手臂



XROSS加農組件上有在砲口跟瞄準鏡部份作集光功能



可以看到砲口還蠻亮的



X-1肩膀上可以翻出對應XROSS加農組件專用的接續臂
來跟XROSS加農組件下來的卡榫夾住



設定上能源從X-1直接輸出
應該可以視為高出力模式



全武裝齊射模式



雙重聖劍特寫



雙手雙重聖劍手持特寫



與過去V2的手持近戰武裝碎擊聖劍一樣是光子結晶式斬撃武裝



兩把碎擊聖劍直接合體後沒辦法持握
須藥再安裝由BATTLE X-2的機頭分離出來的AI裝置部位才能變成武器
剩餘的部份形成重力場偏向式防御兵器也就是盾牌



盾牌的握把設計實在很有80年代戰隊超合金的味道
所以覺應一定要拍一張讓DIA-BATTLES X-1這樣拿劍盾的照片



近戰動作



近戰動作



劍鍔要打多開是隨玩家開心這點也蠻有趣的
像我自己是喜歡貼近劍身一點不要張那麼開
也有能會喜歡像照片這樣就是要打開到最底
也能腦內設定說張到最開是要出大絕時的狀態等等



盾面大略由三個區塊組成
作為BATTLES X-2機頭時盾面兩側是往下折45度的狀態
作為盾牌時可以選擇維持這樣有角度的狀態或像我這樣就是讓整個盾面是平的



盾內有兩個4MM的接孔
還有原本安裝劍鍔的C型扣



也能像這樣安裝較小型的武裝





劍鍔原本究是從盾牌分離出去
自然也能玩劍盾合體



有人會想到EXIA 也有人會想到雷神王



肩砲換成鐵槌麥格農II的狀態



鐵槌麥格農II也能作為手持武器使用



或安裝在手腕上




決鬥FZ加農自然也能當佩槍



變形後的長度還蠻有步槍的感覺的



XROSS加農的機首組件可以分離成偵查用無人機



原本頭頂上的3MM洞就是在分離時作為支架接頭用的



獨立行動



盾牌兩側可以翻出紅色翅膀



盾牌與加農各自有對應的卡損接孔可以合體



無人機武裝模式
可以自律行動 能作為BATTLE X-1的支援機行動



設定上在地球軌道上作為戰鬥支援衛星上有設置多台可隨時進行支援



出擊



另外雖然官方沒有設定
不過也能變形成這個狀態



扛起來很有KING GRIDMAN扛DRAGONIC CANNON的感覺



前面提過其實若要合體
BATTLE X-2的機首不一定要分離 也可以這樣折到背後去
這就衍生了一個說明書沒交代但卻實存在的模式



高機動戰鬥模式


也就是說把BATTLES X-1的部份變形成高機動模式後
再把背後盾牌的機翼打開就完成了



其實就是這次DIA-BATTLES X-1包裝封面照的那個型態



有出現在設應文字解說中
說明書卻沒有記載







鬥士模式
正面



鬥士模式
背面



把機身上所有推進器卸除後的狀態



為了格鬥機動特化的模式



話說當初第一時間買DIA-BATTLES V2時應該是花了3200
這次的X-1卻要價6000新台幣上下
光看這個數字會覺得這通膨也太嚴重了
但實際摸到後就可以理解這個訂價是怎麼回事了
通膨的成份當然是有
但整體的零件數跟作工甚至是體型都不是原本的V2可以比的
也是一組一開盒就可以殺掉一整個下午的神作
畢竟可玩之處不是只有這一篇介紹的內容 請期待之後的介紹
要說有什麼缺點 有一個可能不能算是缺點也能算是缺點的部份
就是跟V2相比這次整體變得把玩要很小心
最直白的部份就是天線變成硬塑膠
真的會怕不小心手殘去折到
還有像是頭部伸降機構有可能會因為太低而去卡到胸口紅色零件
導致頭部上不去 這樣蠻傷齒輪的
整體的設計很緊湊 相對容錯空間變低
把玩上就變得要小心
這是我覺得DIA-BATTLES X-1唯一也許算缺點的部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