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7日 星期日

ACTION TOYS MIGHTY DEFORMED 光戰隊MASKMAN GREATFIVE 開盒報告

這次要介紹的ACTION TOYS新產品線MIGHTY DEFORMED
的第二彈商品光戰隊MASKMAN GREATFIVE
GREATFIVE是戰隊史上第一台五機合體機器人
說是新產線因為GREATFIVE是該產線的第二號商品
但目前以一年一台的速度發行 已經來到第二年了這才第二台
光戰隊MASKMAN在我心目中是80年代戰隊所有帥氣要素的集大成
而GREATFIVE更是如此
也因為這樣DX版的玩具不要說是現在有外國人跟著下去攪和所以炒超高
二十年前我剛出社會的時候那個價錢看了就讓我很想死
正因為這樣 看到要出GREATFIVE我完全沒猶豫就訂了
整體而言MIGHTY DEFORMED給我一種ES合金的下位互換版的感覺
理由後述




包裝正面




包裝背面


包裝側面




包裝側面




包裝頂面




包裝底面




內容物一覽




RED MASK專用載具
MASKY FIGHTER
正面




RED MASK專用載具
MASKY FIGHTER
背面




噴射口特寫




駕駛艙特寫
駕駛艙內的造型以DX玩具版為機準



底部的起落架只有前方一個有作收納而已
這個收納我想最重要的用途只是在於不影響變形而已




BLACK MASK專用機組
MASKY DRILL
主武裝GREAT GUN要另外安裝




MASKY DRILL
正面




MASKY DRILL
背面




MASKY DRILL
側面




鑽頭特寫
原本的DX玩具鑽頭是飛彈 要合體的時候須要射出
MIGHTY DEFORMED版則是往後推直接內收
鑽頭無法迴轉而且是軟質素材




車底特寫




GREAT GUN機座有可動關節可以朝天上射擊
這是DX版沒有的功能




BLUE MASK專用機組
MASKY TANK
正面



MASKY TANK
背面
原本DX玩具稍微露出一點點的腳掌 這一版是露出一大塊




MASKY TANK
側面



MASKY TANK
頂面
DX完全用貼紙直接帶過的造型
MIGHTY DEFORMED都作出來了



底面特寫



YELLOW MASK專用機組
MASKY JET
機翼跟本體須要組合



MASKY JET
正面



MASKY JET
背面
拳頭露半截外面的設計很有趣



MASKY JET
側面
跟FIGHTER一樣起落架只有前面的能收



因尾翼有變形結構的關係 尾翼有可動度可改變角度



駕駛艙特寫
一樣是以DX版玩具為基準



PINK MASK專用機組
MASKY GYRO
須要安裝螺旋槳



MASKY GYRO
正面



MASKY GYRO
背面



MASKY GYRO
側面
一樣是露了半截拳頭在外面



螺旋槳的設計真的很特別
不是十字型相連 而是兩個ㄑ字型
有人說這樣真的飛得起來嗎?我是不太懂這方面原理



駕駛艙特寫
一樣是DX玩具造型



那個時候還沒有把五台機組像現在合稱的概念



重現五機從TURBO LAUNCHER出動的兼用卡



合體!FIVECROSS!
喊完後五機一起升空進行合體



基本的變行結構跟原版相同
都是這樣對折合成身體與小腿
與DX版的差別是鑽頭是內縮 DX有彈簧機構是發射



合體主要靠履帶內側的卡榫在固定



MASKY TANK則是底板打開後
把車頭轉進去然後把腳掌翻出來
DX版的車頭是朝小腿肚方向翻進去 這個改動可能是因為這個SD版本車頭太大了



收起前輪拆掉盾牌
下臂後方有個小蓋子要打開 那個是拳頭位置的固定卡榫
打開後拳頭才能拉到定位 然後再把蓋子關上固定



右手也一樣
要注意的是蓋子零件很小塊 代表它的固定保持力其實也偏弱
把玩起來這點比較麻煩
DX的拳頭是彈簧機構 按下按鈕就彈出來蠻爽的



很可惜沒辦法重現兼用卡中三台空中載具同時組合再變形的名場面
因為MASKY FIGHTER被設計成不拆掉後半部讓下面滑軌出現就沒辦法合體
只能意思意思的把拆掉的後半部放上



本來後半部就是頭部
但這是誇張化的SD版 所以換成合體用頭
大小差超多



合體完!
GREATFIVE
正面



GREATFIVE
背面



雖然大多的玩具開盒在合體後會把右手上的螺旋槳留著
不過片中合體後自動就不見了 所以我也不會留在手臂上



頭部特寫
造型真的很漂亮
頭大成這樣其實塞LED讓眼睛發亮好像也不是不行
只是考量到成本..



後腦特寫
整個也是很漂亮



頭部可迴轉
雖然兩側下方有小機翼 不過不太影響可動



低頭可動程度



抬頭可動程度



肘關節可動超過90度
因為關節位置不是設計在手臂正中間 而是在偏前方的位置



右腿可動被槍給卡住 所以沒辦法張得比左腿還開
GREAT GUN會設計可動可能就是為了減低對可動的影響
腳掌雖然有設計接地可動 但沒辦法往前往後動



胯下有支架孔可以接支架
膝關節可動也超過90度
設計跟軸關節很像但反過來 膝關節則是把位置設計在後方



本商品最精細 也是最謎的可動設計
可以往前彎腰
如果說是為了讓人擺出S立 但髖關節沒辦法往後動
根本擺不出來
與其彎腰不如給我左右轉的可動實際得多



MASKY FIGHTER沒有設計固定卡榫 所以可以視情況稍微抬起來
這樣就不會影響到這個彎腰可動甚至是抬腿了



 MIGHTY DEFORMED系列專用支架地台
有三(四)個零件



小塊的長方型零件是為了連接同款地台用的零件
地台中間地板可以拆 拆掉會看到底下的四個接孔
其實我不太懂為什麼要另外作一個蓋子的理由



那塊板子可以收在底部




支架



支架跟連接零件也都可以收在底部




支架接頭特寫
我是覺得ACTION TOYS太小看這個系列的重量了
就算沒有合金還是有一定份量 這個支架的保持力稍嫌不夠



有另外的支架轉接頭 除非是支架接孔附近比較窄
須要用這個繞過去 不然用處實在不大
像GREATFIVE直接接支架就OK了
因為是直接垂直往上接 這樣可能比較穩



搭配支架擺出空中動作



如果要將支架用於擺設時強化站姿
因為支架可動角度限制 支架只能往前ㄠ



替換手一
張開手勢手掌



一般都會說這種手勢是用在跟敵人對峙時的動作
不過大部份的戰隊機器人都不會張開手掌跟人戰鬥
除非是要拿武器的時候 考慮到這個狀況這個手掌對GREATFIVE來說就有實用度



替換手二
有角度有點像是要握手的掌開手掌



研究了一下 應該是在聚集歐拉力時的手勢
光戰隊是以歐拉力作為動力戰鬥 連大型機器人都是這樣



替換手掌三
握武器手掌



就能拿起腰上的GREAT GUN朝敵人射擊了



射擊!



謎之配件
拿起來後看了很久都不太懂這個握把到底是幹嘛的



翻了說明書後才發現
是用來裝螺旋槳的
但我實在不記得螺旋槳有這樣用過



螺旋槳是用來當手裡劍投擲
不管是影片裡或是舊DX版玩具
都是像這樣直接抓住葉片



影片中就這樣朝敵人投擲



再來也是謎之配件
不過這個是看到我就知道幹嘛用的



FIVE SHIELD



裝上後GREATFIVE才能用手拿盾牌



最後的必殺武器
光電子RISER
跟DX版一樣整把電鍍 有點怕會掉色



劇中準備發動必殺技時會叫出FIVE SHIELD
這時光電子RISER就會插在盾牌裡
我有點怕多次的抽插會讓光電子RISER劍身掉色



然後拔劍
這時候張開手掌就用得上了



經典的80年代戰隊機器人動作
不過印象中反而沒有GREATFIVE這樣擺過的記憶



接著劍轉半圈後朝前指
凝聚歐拉力



擺出這個動作然後垂直飛上天空
盾牌就這樣突然消失



最後從空中飛下朝敵人用力一斬
這就是必殺技 FINAL AURA BUST



落地時盾牌又出現了



敵人爆炸後擺出的勝利動作



為了橋那個彎腰關節結果左髖部卡榫斷掉直接分家
主要是光看外表很難知道該從那邊施力才能動
再加上有點溢漆所以稍微有些癒著就有點卡住導致施力沒施好去動到臗部
臗部居然是靠這麼小的卡榫跟可動關節在固定
而且說固定 可動關節為了要能動幾乎沒有摩擦力
結果小卡榫斷掉後變成很容易掉腿



動作集










 






































我當初是衝著DX版出設會後想回頭買但完全買不下手
才來訂了MIGHTY DEFORMED版
整體外觀真的設計的很漂亮
連系列第一隻的大獸神造型都很漂亮
感覺上似乎想作得長久所以將售價壓在港幣560元
除了沒有合金材質外某些部份也被犧牲掉
這就是我開頭說的有一種ES合金下位互換的感覺
感覺很多地方可以設計的更完善
但就是一些意外的地方有些陽春
像前面提到的大腿組裝卡榫就是一個問題
MASKY DRILL的鑽頭沒有記計方便推出須要用指甲夾著拉出
拉出時很怕失手會刮漆也是一個問題
另外一個很傷的部份則是肩膀的合體卡榫沒有解除用的裝置
裝上去後還卡得還蠻牢固的
變成是要用蠻力去硬拔 力道最後都會集肩膀的可動關節
也就是機頭跟機身連接的關節
真的很怕這樣前後搖動搖久了會斷 但你如果要拆它那就是沒辦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