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 星期二

TAKARATOMY T-SPARK TOYRISE BANG BRAVERN 開盒報告

這次要介紹的是TAKARATOMY旗下T-SPARK品牌
TOYRISE產線的BANG BRAVERN
BANG BRAVERN是去年冬季很紅的機器人動畫
在TOYRISE之前好微笑已經發售了THE合體版
與THE合體最大的差異是TOYRISE更小一台
因為TOYRISE`版的比例定為60分之1
也就是TT另一當紅玩具系列DIACLONE的比例大小
而且不像THE合體將BRAVERN與支援機BANG DRAGON分開出
一盒就打死
接下來就來看看TOYRISE產線的BRAVERN作得如何吧




包裝正面



包裝背面



包裝側面



包裝側面



包裝頂面



內容物一覽



BRAVERN
正面



BRAVERN
背面



臉部造型特寫



TT傳家寶刀集光機構
BRAVERN的雙眼算是蠻亮的



胸部零件是以上金屬漆的方式呈現
不是用透明零件這點讓人有點意外



不過光澤蠻漂亮的
全身所有原本以為會以透明零件呈現的部份都使用這個金屬漆



真的把玩後覺得手腕的造型是一個敗筆
不過不是TT的鍋 是大張正己先生設計上的問題 理由後述



小腿特寫
從腳踝下方長出的小翅膀造型馬蹬有可動可轉動



背包上方特寫



背包下方特寫
正中間開了給支架用的洞 不過有點擔心沒插好支架會去刮旁邊的漆
另外被後裙甲上緣擋到 其時腰後也有一個3MM支架接孔
不過位置有點埋得太裡面很不好使用



安裝支架擺出飛躍的動作



與背包相連的推進器有兩處可動
支架與背包側是球關
支架與推進器則是單純的上下可動



推進器還可以像劇中一樣打開
全速推進



肩甲的可動看似相當特別
但其實是為了變形結構作的設計 與可動一點關係都沒有



有點意外的是手臂往外開的可動只到這邊



手肘可動如圖
雖然是雙重關節 不過下臂跟手肘間的關節可動角度不大



裙甲都有可動度
不過左右前方兩片因為都是球關 所以有時要對齊比較難



大腿抬腿其實因為造型的關係會卡住 抬不太起來
不過可以用一點偷吃布的方法 讓大腿區塊往外轉
這樣髖關節可動就可以達到接近90度了



腳掌除了接地的左右可動以及腳掌的前後轉動外
腳掌前半也能像照片這樣往下90度折



因應變形結構
所以這個程度的大開腿是必要的



低頭可動



抬頭可動
要360度轉一圈也沒問題 沒有被造型卡到



雖然腰部有作可以前後動的可動
不過完全被前面這一大塊零件卡住可動



肩膀的拉出關節可動度相當的高
不過其實這個也是變形結構的一環
只是可動也因為這個設計而受惠



手指的可動是四指相連式



拳頭可以拔下 因為有替換的必要
可以看到手腕的可動設計相當的好
原本應該是可以擺出各種角度動作的



但是因為手腕那一圈實在是設計的太大太厚了
整個腕關節都被埋在裡面 原本該有的可動度都被卡沒了
這就是我前面表示這邊的設計有問題的理由



主武裝
BURN BLADE



從推進器中彈出並展開後
右手順勢握住
個人是覺得動畫中的尺寸比劍身有點太長



集氣 準備使出必殺技
勇氣一刀流奧義 BRAVE斬



雙手提劍朝敵人衝去
左手其實只是作個樣子搭在劍上
這也是手腕造型限制可動的結果




集氣讓劍身被綠色結晶包覆



舉劍斬去



經典的不回頭看爆炸動作



BURN BLADE有兩把
另一面設計了3MM的卡榫



推進器外側有接孔
可以將BURN BLADE接在推進器外側
看起來就像背了劍一樣



手還構得到推進器上的BURN BLADE



雖然動畫裡不會有 是玩具原創設計
不過這樣準備拔劍的動作也是蠻帥的



附屬武裝二
BURN AXE



要使用BURN AXE就必須要換拳頭
原本的拳頭是3MM規格
BURN AXE的握把是4MM規格所以要換成4MM規格拳頭



不知道是公差還是怎樣
換裝4MM的拳頭後會凸出來一點 比3MM的可動度要好一點點



BURN AXE頭尾都能拆
不過斧身這一側的卡榫是半圓型 尾巴部份的才是圓型
應該是預設拆尾巴安裝




BURN AXE大概這麼高



可以輕鬆雙手持握



重現叫出BURN AXE時的動作



雙手高舉過頭也OK
重現必殺技BRAVE VANISH將要斬人時的動作



接著要來進行變形



先將推進器打橫後往兩側拉開
再把推進器的翅膀打開



肩甲往外拉 之後往後轉



雙臂弓起往後



胸甲翻開
腳尖往下折



腰轉180度
後裙甲拉開



後裙甲移到雙腿之間位置
小腿轉180度後折90度



雙腿往外張開呈180度
大腿正面朝前
腳掌轉180度



腰部往前轉90度
讓後腰甲壓在胸甲上 後腰甲旁的側要甲轉180度讓尖端朝前
頭部往內縮



完成
高速移動型態
BRAVETHUNDER
正面



BRAVETHUNDER
背面



頂面特寫
我個人不太喜歡這個變形
主要原因是變形大多靠手腳轉角度



底面特寫
所以為了變形到位 橋手腳角度變成一件很重要的事
但就很自由心證 不是說零件只要轉到正確位置卡住就能了事



另外給了BRAVETHUNDER用的底座
用的是BRAVERN的LOGO當成造型



底座安裝狀態



底座真的很小一個
從側面根本沒離地多少
不過BRAVETHUNDER本來就是貼地的浮空車 這樣也許算是剛好吧



正面特寫



像劇中那樣在BRAVETHUNDER型態下把頭伸出來當然也OK



無人支援機組
BAND DRAGON
正面



BAND DRAGON
背面



底面特寫
可以看到有起落架可以翻出



機輪部份有上色讓質感一整個提升



後輪也一樣有上色



後燃器部份有應該是5MM的大型接孔
說明書沒有交代用途 猜測可能是為了安裝近年變形金剛主線商品有時會附贈的特效配件



這個部份也像像推進器的造型
應該也能安裝變形金剛特效配件



BRAVERN站在上面完全沒問題
可以重現劇中踩著BANG DRAGON飛行的場面
雖然踩的地'方好像不太一樣



準備合體!
勇氣合體!BANG BRAVERN!




先將BANG DRAGON分解



小腿部份把後側蓋子打開
翅膀折疊收納
收納前要把內側的蓋子翻出來轉到正確位置填補空間



小腿準備完成



肩甲部份 金色爪子要打開到左邊這樣
將推進器部份轉進去讓合體後卡榫出現



腳尖往下折然後調整好角度



角度調整好的話 小腿滑入時會有一點固定感
小翅膀會剛好卡在這個位置 就能把後面的蓋子關上




雙肩的拉出式關節拉到定位



裝上肩甲後再將金色爪子收好
然後是最爭議的部份 頭上的天線要拔掉


爭議的部份主要是指這個天線拔掉後 完全沒有設計可以收納在那
總不能每次要合體就要把盒子翻出來收它 要另外找收納辦法也麻煩
而且卡榫又細 很怕在拔的時候一不小心弄斷




玩家們找到一個可以收納的地點在小腿蓋子內側
但這應該只是剛好可以放進去不是說明書漏寫
因為在裡面沒有固定住就是一直晃



胸甲零件在肩膀部份有卡榫
而BRAVERN肩上有接孔 對齊後組合



組合好用胸甲零件垂直翻下




前裙甲在鼠蹊部有內藏一塊零件要翻出
這樣才能跟BRAVERN的胯下固定
而說明書居然漏了介紹這個部份 這邊就確定是漏了沒錯



固定好後再將肩上的BANG TWIN CANNON的砲管拉出



利用原本天線的接孔將面具接上



BANG BRAVERN
正面



BANG BRAVERN
背面



合體後大部份可動都被影響
不過雙手幾乎是沒被影響到



要雙手持劍也不是問題



除了腰完全不能轉外就數髖關節的可動最慘了
幾乎不能抬腿會卡到 就算像合體前那樣轉大腿角度也沒救



抬腿最多就是這樣



頭部可動也受影響 不過主要是不能像合體前轉360度
還是能有正常的可動範圍



前面提到被說明書省略的髖部卡榫
因為它實在很小又淺 而且完全是靠塑膠應力在撐
所以還有時候會彈開



比較可惜TOYRIDE不知道為什麼沒有附BANG BRAVERN的手持武器
BANG TWIN LANCER
只能拿BRAVERN的武器



合體後雙手持BURN AXE也OK



雙持兩種武器突進



最特別的附屬品
同比例60分之1的勇·碧
正面



勇·碧
背面



可以用來跟BRAVERN搭配



由於這次TOYRISE的BRAVERN與DIACLONE系列一樣是60分之1比例
所以來作一些比較跟聯動介紹



DIACLONE隊員是三公分高 所以換算比例後是180公分高
設定上勇是178公分 考慮到勇的腳底有站立用的板子墊高
這比例應該是抓得蠻準的



BRAVERN身上各處有合體基本上用不到的3MM接孔
除了背後推進器外側外 肩上合體用的一字型接孔中間也有3MM接孔
不過考慮到是作在一字型接孔中間所以兩邊有一點鏤空的部份
所以保持力有點差



手腕後方也有3MM接孔
另外腳尖也有



BURN BLADE是3MM規格
所以TACTICAL MOVER可以拿
POWER SUIT系則因為太小台 拿起來會很奇怪



BURN AXE則可以給較大型使用4MM規格的機體拿



反過來說BRAVERN也可以使用4MM的拳頭來拿DIACLOJNE系的武器




動作集




















































TOYRISE主打的是大人的玩具(TOY)而不是FIGURE
所以方便把玩一直是這個系列的一大重點
這點上算是蠻成功的 把玩大至上算是沒有壓力
沒有摸過THE合體版無從比較
不過TOYRISE的確是全身關節都很緊實 腿部各關節還都用上齒輪
大概只有用球關的前裙甲有點鬆讓我覺得有些煩燥而已
基本上玩起來會讓我煩燥的部份 都是大張正己老師設計的鍋
像是手腕造型卡可動 要設計近戰為主的機器人就要讓它手腕可動自由一些
還有大腿造型卡可動
以及BRAVETHUNDER的變形就是轉轉手腳角度這些
唯一讓我感覺玩具設計面有點扣分的就是那個合體時須要拆掉的天線
能理解是一種方便把玩的設計 直接在上面罩頭盔有可能刮傷或弄壞什麼
但因為尺寸問題 它的卡榫真的是細
BRAVERN 頭又小 真的很怕拔天線不小心把天線的卡榫給折了
再加上沒有設計(至少說明書沒有)天線的安置方式
這個部份真的是蠻可惜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