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隔了十個月後 ROBOT BASE的上半身CLOUD ACROSS終於堂堂發售了
本來應該是須要一年 但去年下半身GRAND DION延期到四月才發售
跟下半身一樣 是處處都是機關的好玩設計
而且在CLOUD ACROSS單機以及合體成ROBOT BASE後都有不少機關設計
GRAND DION的合體機構到是都集中在變形前的陸上戰艦模式上
這篇只會集中介紹CLOUD ACROSS
合體成ROBOT BASE就放在下一篇介紹了
光是這樣這篇的內容也是超長的了
包裝正面
包裝背面
包裝頂面
包裝底面
包裝側面
包裝側面
CLOUD ACROSS在盒中被分成幾個部份安放
配件部份
跟GRAND DION比東西算少
他們為了配件居然浪費了這麼多空間
本體
頭部零件
FREEZON光束加農GX X2
本體前部的倉罩可以左右打開
就能碰到主艦橋的前部
倉罩還可以將整體往上打開
這樣就能摸到主艦橋所有部份了
倉罩可以整個拆掉
主要是為了安裝頭部 不過這樣要遊玩主艦橋也更加方便
倉罩
有透明零件讓光線有可以進入主艦橋內
視覺上就不會覺得主艦橋內部黑暗了
倉罩與本體接續的卡榫用的是比較軟質的塑膠
日本傳出不少災情是在拔倉罩時拔斷前方那根卡榫
最好還是慢慢的垂直用力而不是前後搖晃用力
又或者像我第一次是找工具撬開
安裝所有座椅 拿掉倉罩後要在主艦橋內安置這些設備跟人員也比較方便
平常看不到的柱子後方還有一組電腦終端
後方有四個領航員座位
領航員座位的六個營幕都是不一樣的圖樣
前方兩側的駕駛座位營幕有簡單上色
指揮官座位還有腳踏板 一整個很像駕駛機器人用的座位
這次附屬的六個隊員有五種不同種類類型
2.0隊員不露臉X1 2.0隊員露臉X2 2.0隊員不帶頭盔X1 女性隊員X1 女性隊員不帶頭盔X1
搭乘
配置完全按照官方MV
主艦橋兩側有造型比較狹長的門的造型
推測應該是通往兩肩內部機庫用
在後方電梯兩側也有兩個門的造型
推測是通往艦尾格納庫用
安裝頭部 將基座滑入滑軌中
再將倉蓋蓋回
再來是準備安裝槍手艦橋
將艦載機CLOUD GUNNER安裝好兩側的4MM武裝後準備好
後方的接孔是TRIVERSE規格
與同系列商品有極高互換性
頭部有對應這個接孔的卡榫
槍手艦橋安裝完成
身兼砲塔與航空管制塔台功能
後方引擎側邊有滑軌式卡榫
用來安裝FREEZON光束加農GX
安裝好後讓砲管角度往上一點較有利於之後的安裝
手臂上紅色零件中間有接孔 要跟砲管上卡榫組合
完成固定
肩膀後方的飛行停機坪零件後端也有卡榫
要往後滑去跟後方的砲管基座上的接孔組合
插入和完成 這樣兩側手臂部份就穩固了
然後讓尾翼翻起呈45度角
將手腕後側的袖子加農翻起
合體前的CLOUD ACROSS狀態時有推進器的功能 我個人相當喜歡這個液壓管的設計
機體下方的起落架翻出
後方是水平方向 前方是垂直方向
畢竟是台幣一萬多的玩具 造型細緻
手腕的推進口造型作工細緻
與約10公分高的TACTICAL MOVER的大小比較
前面提過槍手艦橋身兼砲塔功能 頭部又能360度迴轉
應該就會有這樣像是防空砲塔一樣的演出
主艦橋方後的電梯可以像這樣往下直通底部
主要用圖是在於連結CLOUD ACROSS與合體後下半身的GRAND DION用
可以看到轉了轉盤後是借由這個零件將零件往下推
開門後可以裝載隊員 一次只能裝一人
設定上如果不是在ROBOT BASE合體狀態這個電梯是緊急逃生用
指揮官座位正面有一片不知道是雷達還是瞄準的營幕零件
指揮官座位跟電梯一樣有可動性可往上
設定上是在合體成ROBOT BASE才會有的動作
另外座位上升後原本面前的營母就會因為聯動往下收
領航員座位的六個營幕都有作集光處理
上面都有開透明零件的光線通道
光線會打在裡面這些反射點上
反射點就會亮起來
艦尾格納庫的天花板是透明零件 把頭移開的話就可以讓光線照進來
裡面還有作出門的造型 應該就是直通主艦橋用
收納艦尾格納庫專屬機體CLOUD ARK
這光線感覺真棒
再來是艦載機介紹
首先是上面提到的CLOUD ARK
正面
可以看到頂端有一個卡榫 這個卡榫方面打開上方倉蓋
另外這個卡榫真正用途後面會介紹
下部有履帶可以在任何地面行走
六人座
有一說這個其實是CLOUD ACROSS的逃生艇
上面有3MM接孔可以以安裝武器配件
艦尾格納庫其實是可以往外拉出來並且往下放到地面的
CLOUD ARK出動
艦尾格納庫的地板與GRAND DION的格納庫是同規格
所以GRAND DION格納庫能收納的機體這邊都能收納
包括POWERED SUITS跟V-MOVER都可以
須要請到GRAND DION艦載機的DEODIVER
將DEODIVER單側變形後
可以發現卡榫接孔與CLOUD ARK側面的卡榫接孔是吻合的
但配上CLOUD ARK有機體極為堅固的設定
整個就是地底戰車的FU
將艦載機CLOUD GUNNER從槍手艦橋取下後打開雙翼
ROBOT BASE舊玩具的後頭部有收納一架小型飛機
感覺CLOUD GUNNER是致敬那架小型飛機
除了前面提到後方的4MM TRIVERSE系統接孔外
側面還有3MM接孔
上方也有跟CLOUD ARK一樣的卡榫
ARK與GUNNER可以合體
合體成重攻戰機ARK GUNNER
還能跟DEODIVER合體成ARK GUNNER EXO型態
艦載機之三
SKY LANCER
尺寸真的很小台 與一般的BULLET CORE大小比也是明顯小了一大截
展開完成
底部是4MM的接孔 另外還有與機車用接孔同規格的長型接孔
四台艦載機可以完全合體
ARK死GUNNER上方卡榫就是為了這個目的存在的
HELIS COUT與SKY LANCER是使用同樣的駕駛倉配上不同零件形成
希望之後TT還能利用這個規格設計出其它的超小型機體
再來介紹CLOUD ACROSS的航空母艦模式
可以看到FREEZON加農被往上翻到更中間靠的位置
手臂也整個打直 等於是原本手臂的固定都拿掉了
不過肩膀跟手肘關節都超硬所以沒什麼差別
除了上面的變形外還要打開艦首部份安裝CLOUD ARK
收納在裡面的卡榫跟ARK與GUNNER後方的接孔是TRIVERSE規格
將CLOUD ARK安裝在艦首後完成航空母艦模式
不太懂為什麼還要將CLOUD ARK安裝在艦首才算航母模式的完成就是了
兩肩內藏的抬起式機庫拉起後
裡面還有一塊底座要拉出來
邊邊要蓋到飛行停機坪上去
這樣才不會機庫一放手又往下沉
機庫內底座與飛行停機坪都有一塊長條狀卡榫
用來固定HELIS COUT或SKY LANCER
要格納時就是安裝在機庫底座上
出擊時就是移到飛行停機坪 機庫的這個機構真的是相當好玩
飛行停機坪還有一個迴轉的功能 轉180度後讓機體正對前方向前起飛
個人喜歡想像在停機坪迴轉途中機體也跟展開的場面
最後來介紹一下說明書沒有交代的玩法
像是因為是同規格所以ARK GUNNER是可以安裝在艦首的
然後真要裝四機合體也OK
也因為同規格 所以也能安裝VERSRISER-UNIT
HELIS COUT或SKY LANCER是可以格納在GARUDA VERSAULTER機尾格納庫內的
飛行停機坪的兩個4MM接孔本來以為只是隨意設計的孔位
結果被日本網友發線居然可以用來安裝TACTICAL CARRIER的貨櫃
底面也有兩個4MM接孔 而且也是TRIVERSE規格
雖然可以安裝各種對應TRIVERSE規格的的配件
最合拍的我覺得是GUARD-RISER的飛異組件
CLOUD GUNNER下半部的卡榫是TRIVERSE系列機體用卡榫
所以可以跟同系列機體或BATTLE CONVOY合體
倉罩上左右各有一個4MM接孔可以安裝配件強化
看到這種位置會很想安裝TT傳統的"懲罰席"
讓人體會在超高空的風壓下開火是什麼感覺
艦首的卡榫也能用來跟TACTICAL MOVER合體
我覺得很有鋼彈SEED的流星或是0083的GP03一樣的感覺
只是稍微有點大台的過份
CLOUD ACROSS與DIA-GUARDION連合作戰
能夠作出駕駛員的機器人玩具已經是難得了
更別說是能作出艦橋的機器人玩具了
CLOUD ACROSS的艦橋又比GRAND DION的更像是艦橋
大到有一點讓我有浪費空間的感覺了
雖然沒有重現舊玩具的迴轉指揮席功能 取而代之的是指揮官座位的升降
各種遊玩機能又加上四台艦載機 就算不合體只買了CLOUD ACROSS也是相當好玩
只不過如果要說有什麼缺點我覺得還是有
至於是什麼下篇ROBOT BASE GX篇再來講解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