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DIACLONE DA-109 DIA-BATTLES X-1 開盒報告 PART.2 各種合體介紹篇

繼之前介紹了構成DIA-BATTLES X-1的三台機體
以及三台合體後的決戰機動模式(人形)後
至一篇要來介紹其它分支合體型態
與DIA-BATTLES V2一樣
X-1也可以讓三台機體兩兩合體 
並且每種組合還有兩種型態 所以共有六種型態
此外三機合體除了人形外還有另一種模式
這一篇就要來介紹這些合體模式是怎樣的玩法





先從三機合體的第二型態SCRAMBLE MODE開始介紹
設定上通常用在高速移動上 在快速投入戰場後變成決戰模式進行戰鬥



頭部收起
腿小腿兩側推進器的翅膀翻出



腳掌三塊零件翻成ㄇ字型
先把後腰的推進器拔掉
雖然不拔也可以 但拔掉變完再裝回去總是比較簡單



上下半身的合體那榫所在的基座是可以往後翻的
類似TM系列的變形設計
BATTLES X-1後面的一對紅色卡榫其實就是用在這時候
跟BATTLES X-3屁股後面的動作合體用



但是可能會有個體差異 我這台直接翻過去是沒辦法卡進去的
解決辦法就是直接把下半身拔掉去接後面的紅色卡榫
再把上下半身合體卡榫的基座往後翻去跟下半身合體



原本在腰側的推進器要翻到下方來



把推進器裝回去的同時 也把BATTLES X-1的機槍翻出來




XROSS加農組件調整位置 讓砲尾卡榫去跟盾牌卡接孔合體
合體的時候盾牌要攤平



最後剛剛不小心碰掉的BULLET CORE裝回去
DIABATTLES X-1的BULLET CORE合體接孔真的是很淺
頭部內收 基座位置在外側的狀態下真的很容易一碰就噴出去



完成
高速重飛行機組型態
SCRAMBLE MODE
正面



高速重飛行機組型態
SCRAMBLE MODE
背面



雖然原本BATTLES X-1的支架接孔被翻到裡面去無法使用
但上下合體卡榫基座的另一面也有設計一模一樣的3MM與4MM接孔
所以也能接支架



不過話雖這麼說但跟人型時不同重心很不穩
為了安全起見 我後面另外用一個支架輔助



鐵槌麥格農II與雙重聖劍都裝備上去的完全型態



當然要以三機合體方式合體成SCRAMBLE MODE也OK
不過一定要BATTLES X-1先跟BATTLES X-2合體
才能再跟BATTLES X-3合體 順序不像人型合體時可以更動



原本 DIA-BATTLES V2就可以兩兩合體
這次X-1當然也辦得到 但是更進一步的強化了合體玩法
從原本V2的三種合體進化 變成共有6種合體型態
接下來就來依序介紹這六種型態



BATLES X-1與BATLES X-2的合體



推進器往斜下展開
肩上武裝變形成長距離FZ光束砲SLUG加農



BATTLES X-2的變形類似於要合體成決戰型態
差別是往後折的機首(盾牌)內藏的機翼要翻出



合體!
MECH MODE GARGOYLE 高速移動型態
正面



MECH MODE GARGOYLE 高速移動型態
背面



高速移動型態是這次兩機合體型態必有的副型態



GARGOYLE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石像鬼



MECH MODE GARGOYLE 
正面



MECH MODE GARGOYLE 
背面



從高速移動型態直接變形
原本收納的BATTLE X-2的雙臂直接往前推到定位變成雙手
長距離FZ光束砲SLUG加農往後轉



後部推進器的工具臂往前折 把前端的夾子打開
BATTLE X-2的機首兩側翅膀往上折成90度
機首本體往下折形成尾巴的感覺



這個型態講求的是BATTLES X-1的高機動性能與BATTLES X-2的安定空中機動力
加上這次所以的兩機合體在動作上都融合的生物般的動作
使得可以得到能在在重力環境下發揮的充滿力量的敏捷動作



BATTLES X-2與BATTLES X-3的合體型態



BATTLES X-2不須特別變形
BATTLES X-3則須要把機頭移到後方
原本機頭兩側的砲門轉到兩側成為推進器



合體!
MECH MODE GRIFFON 高速移動模式
正面



MECH MODE GRIFFON 高速移動模式
背面



BATTLES X-2上也有跟BATTLES X-1一樣的卡榫
所以可以直接上下合體




整體來說有一種SCRAMBLE MODE精簡版的感覺



接著進行變形 先把XROSS加農組件拔掉
將BATTLES X-3轉180度後 雙腳折成逆足
腳掌整個打平



XROSS加農組件拔掉後
無人機部份跟砲口上方的造型有凹槽可以接合



BATTLES-X2的機首兩側往下折90度
然後整個機首往下折進身體中央去



XROSS加農組件重新安裝到胯下去



完成
MECH MODE GRIFFON
正面



完成
MECH MODE GRIFFON
背面



我個人是超愛這個型態
有種飛龍的FU



上一篇也提過
BATTLES X-2的機首上AI裝置部份轉90度後將下部打開
營造有口部的感覺 會更有生物感



設定上融合了BATTLES X-2的安定空中機動力
與BATTLES X-3強勁的推進力
高速移動能力特化的模式



雖然尾巴部份就是根棒子
不過利用角度讓尾尖貼地也是能營造一點有可動度的錯覺


最後是BATTLES X-3與BATTLES X-1的合體



BATTLES X-3的變形其實就跟SCRAMBLE MODE時一樣
只是無人機的機翼要往斜上折



可以變形時要不要先拆XROSS加農組件
拆掉變好再裝回去是比較俐落 但是不拆只是把原本接在後腰部份的卡榫打開
然後轉洞腰部再把卡榫裝到胯下部份也是可行
只是比較須要專注力




合體須要的步驟都跟SCRAMBLE MODE時一樣




MECH MODE GORGO 高速移動模式
正面



MECH MODE GORGO 高速移動模式
背面



在所以型態中特別有一種身體很長
類似火箭的感覺 



給人感覺速度很快 瞬間加速也很快
但是機動性偏差的感覺



變形
下半身的變形跟GRIFFON幾乎一樣
只是小腿外側的推進器變成要把推進口朝前



BATTLES X-1的變形則是在那兩個後部推進器上
將後部推進器打開 翻折出工具臂朝前
要注意夾子部份長的要在上方



最後也跟GRIFFON一樣
把尾巴裝上



完成
MECH MODE GORGO
正面



完成
MECH MODE GORGO
背面



這個名字其實很妙
GORGO的日文表記是ゴルゴ
會想到蛇髮女妖
但這邊的GORGO典故應該來自1961的美國怪獸片的同名主角怪獸
是二足步行恐龍型怪獸



不過要說二足步行恐龍型怪獸
因為手手實在是太小隻了 真的很像傳統特攝片對霸王龍的詮釋



融合了BATTLES X-3強勁的推進力與BATTLES X-1的高機動性
用法上近似BATTLES X-1的HOPPER型態
意外的是腿部的履帶組件在這個型態上有避震器的功能



雖然高速移動模式感覺上像附加的設計
但若是以DIABATTLES V2的設計來看
高速移動模式比較像是原來的設計思維下會有的合體方式
這次的怪物體態的合體反而才是設計上的新意
在現有的機關與關節設計下可以想出這三種不同的型態其實真的是蠻厲害的
大大增加了可玩性
個人真的是很愛GRIFFON跟GORGO 太有梗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